急救培训的民众参与度不高
据了解,在发达国家,应急救护知识已经十分普及。在法国这一知识的普及率为40%,在德国为80%,在美国,仅接受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就有7000万,相当于全美总人口1/3。不少国家规定,应聘人员谋职时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……而对比我国,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率却不足1%。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段宝奇告诉记者,“在中国,急救这样的概念仍然被人们认为是医生的‘专属’。”
现在,我国的普通民众想得到应急救护知识有哪些途径?江苏省红十字会卫生救护部部长聂城告诉记者,“民众可以通过当地红十字会进行相关的急救培训。”红十字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——急救救护员的培训和急救知识的普及。
在聂城看来,急救救护员的培训一点也不难,“民众经过两天16课时的急救基础知识培训,就可以拿到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。”一般情况下,拿到救护员证的民众,完全可以在突发情况下进行紧急施救。
其实,培训师的师资队伍不足,也在另一层面制约着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。
“我们每年都会从市县级红十字会选拔一些热心公益、有医学背景的医生、护士等,经集中培训5天后,发放师资证,纳入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师队伍。”在聂城看来,这样的门槛设置一点也不高,即便是没有医学背景的人,只要愿意花费时间学习也同样可以成为培训师。“但就是这样的低门槛,很多人也还是不愿意来。”聂城说。
“现在的应急救护培训师资不足,全省的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有近3000人,这其中还存在流失的情况,能日常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师资也就2000多人。这2000名培训师要面对的是整个江苏的应急救护的培训。”聂城直言,“人员太少,一个县至少要有100个应急救护培训师才算是正常的配置。”可是眼下,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却属于公益性的活动,基于个人的意愿,主动参与者寥寥无几,同时,又碍于经费等原因,全省应急救护师的师资队伍难以壮大。
作为急诊科医生,普通民众虽然通过培训掌握了应急救护的技能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搁置,缺少“实战”强化,很容易遗忘。他介绍,“在台湾,普通义工能定期参与到医院急诊中,协助急救医生进行急救,并通过亲身参与急救,产生现场直观的体验,这样一来,应急救援的知识就得到了强化。”应急救护知识的获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,而通过120急救跟车、参与医院的急救等将有助于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。
拨打120需要进行科普
老百姓科学地使用“120”也是一种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的提升。
“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呼叫救护车,把救护车当作出租车使用,一个轻微的擦伤也要拨打救护车前来施救,老百姓往往认为‘我很紧急,我就要打120’。”急救中心党委办公室主任国立生表示,“120急救车是一个稀缺资源,可别让它空跑。”